克隆賬號/悲情推銷/微信拉黑:二手電商平臺“高級騙術”亂象調查
當被問及是不是正品時,有的賣家回應:“這個價格還指望買正品”“不要問是不是正品,要正品去專柜”;有的賣家則聲稱,“保證使用感覺和正品一樣”。
——違禁交易的“桃源村”。在閑魚上找到違禁品并非難事。一個售賣“植物堿煙油”的賣家告訴記者,出售的煙油含有大麻成分,售價2000元,銷路不愁;搜索“靶向藥”會出現多個抗癌“二手藥物”,某個出售抗癌藥“特羅凱”的賣家說,30粒一瓶的藥需要1800元,每月可提供一瓶;搜索戶口,則會出現全國多地的戶口代辦信息,有人開價18萬元向記者保證,可介紹陌生人同孕婦結婚,為胎兒解決北京戶口問題。
隨著人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電子小煙加盟,手中閑置物品日益增多,二手電商平臺發展勢頭迅猛。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二手電商平臺亂象叢生,問題商品充斥,詐騙紛爭不斷,消費維權困難,亟待規范整治。
——出售假貨的集散地。記者在轉轉和閑魚平臺上發現,不少所謂二手商品的價格與線下大相徑庭: 一只專賣店售價約6.6萬元的腕表,二手平臺僅售65元;一款官網售價近千元的香水,售價為35元;一條市面售價700元左右的中華香煙,賣家表示“高仿”只需180元。
杭州白領小施就稱遭遇到了“高級騙術”。她告訴記者,relx電子煙售價,她在二手平臺上購買了一款約2000元的二手手機。當面交易時,盡管小施確認收貨,電子煙一口等于幾根煙,但錢卻遲遲未到賣家賬上。小施發現,原來有人克隆了買賣雙方的賬號。騙子轉發賣家的留言給小施,再用小施的回復給賣家。錢最后打進了騙子的克隆賬號。
克隆賬號、悲情推銷、微信拉黑,騙術花樣翻新
違規、違禁品公然售賣
當前,二手電商平臺用戶集聚、品類繁多,但也留下了藏污納垢的監管死角。
記者發現,網上針對二手電商平臺交易的騙術、陷阱、扯皮經歷分享熱度居高不下。某知識分享網站上,相關問題點贊數累計過萬,評論達到數千條,分享的被騙套路五花八門。
——販賣野生動物的“法外地”。記者還在閑魚上找到了售賣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猞猁的賣家,每只售價10萬元。此外,平臺還有其他賣家出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唐魚、胭脂魚、山瑞鱉等。多個賣家表示,主要以快遞方式寄送,并提醒“不要當著快遞員的面驗貨”“拆封時拍視頻,如死亡會補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