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電子煙“圍獵”青少年
最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有個別商家還會故意誘導青少年,將電子煙偽裝成玩具銷售,淡化其“煙”的屬性;強調其“安全、環保、綠色”,電子煙煙油在線購,比如某售賣蒸汽電子煙的商家就在廣告中這樣說:“該產品通過烤真煙除焦油,不但保護您不受煙草侵害,還能避免家人吸入二手煙。”
眾所周知,煙草產生的煙霧對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很大,青少年吸煙會對身體的多個系統特別是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產生嚴重危害,吸食煙草的年齡越小,對身體產生危害的程度便越嚴重。正因為如此,我國法律要求,煙草制品不得向未成年人進行銷售。
除了容易成為煙草制品的潛在使用者,經常使用電子煙也可能落入商家精心偽造的“陷阱。”《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稱,目前普遍認為,“加味”是吸引青少年嘗試電子煙的重要原因之一。2019年美國對青少年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中,估計有72.2%的高中生和59.2%的初中生使用了調味電子煙,其中水果、薄荷醇或薄荷、糖果味最常見。
記者分別在多個電商購物平臺搜索發現,盡管用“電子煙”這個關鍵詞來搜索沒有顯示,但搜索“電子吸入式”“蒸汽糖果”“能量棒”等關鍵詞,就可以找得到銷售電子煙及相關配件的店鋪信息。也有部分購物平臺上商家頁面顯示售賣的是配件產品,但只要與客服溝通,客服就會通過QQ、微信等方式提供購買服務。
記者注意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披露,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使用電子煙的人數約在1000萬。使用電子煙的人群主要以年輕人為主,其中,15-24歲年齡組的使用率最高,獲得電子煙的途徑主要是互聯網,比例占到45.44%。
長期使用不安全
祝婷的女兒已經讀大一了,前不久她在女兒的隨身化妝包里看到一個非常好看的“香薰”,可以散發出極為清新的橘子香氣,覺得很有趣,讓女兒也給她買一個,結果卻遭到了女兒的“嘲笑”,女兒說,“媽媽你太老土了,這是電子煙啊。”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許多青少年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電子煙。這些電子煙大多外形美觀,裝著各式各樣帶有水果香味的煙油,頗受青少年的喜愛。青少年喜歡將它作為禮物互相贈送,也喜歡將其作為“???rdquo;的道具,由于不是真正的煙草制品,家長和老師看到了也不會嚴厲制止。
時尚的外殼,清新的果香,U盤一樣小巧便捷,無聊的時候吸上一下,悠悠的煙氣便能如真正的煙草一般飄出白霧……當下,不少年輕人的衣兜里都會有這樣一個“時髦”的小玩意兒。
把電子煙當成玩具,顯然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認為,使用電子煙可能更能致人抽上卷煙,這一現象在青少年中尤為明顯。在一項針對9萬余名青少年的研究結果中也顯示,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后成為卷煙使用者的風險,是從不使用電子煙者的2.21倍。
但事實上,早在2019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并將電子煙產品及時下架。但時隔兩年,記者注意到,電子煙其實仍然在銷售,且購買者無須提供身份信息。
記者注意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第十七條第四款明確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煙(含電子煙)、飲酒、賭博、流浪乞討或者欺凌他人。
記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電子煙市場一定會規范有序,更加詳盡的防控舉措,將會引導青少年拒吸電子煙、遠離電子煙。(記者 韓建慧)
即使沒有其他添加物品,電子煙中的尼古丁含量也無從驗證。許多商家都標稱電子煙尼古丁含量非常小,但有多年煙齡的“老煙民”告訴記者,倘若尼古丁的含量真的那么小的話,那肯定“抽著沒味,也沒勁兒”。凡是吸起來感覺像“真煙”的電子煙,尼古丁的含量肯定不會小。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的一項研究成果也顯示,544個電子煙樣品標識的尼古丁含量與實際含量差別較大,偏差范圍為—100%至105%。比如,某樣品的電子煙標識尼古丁含量為6mg/煙彈,但是檢測值為12.3mg/煙彈。
青少年會網購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市民趙霞告訴記者,她9歲的女兒都會通過網購APP給自己買發卡、拖鞋等日用品。在趙霞這樣的年輕家長們看來,孩子網購,并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情。
但盡管如此,青少年還是樂此不疲地購買這種“玩具”。“有的商家宣傳畫特別酷,有的還有網紅代言,感覺很潮,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會買來當道具拍照片。”小雨的同學楠楠說。
今年16歲的小柯就有這樣一件生日禮物,因為這種品牌的電子煙價格不菲,小柯異常珍惜。父親老薛也知道他有這樣的“玩具”,但在他看來,這都是無所謂的事情,“畢竟也不是真煙。”他說。
市民高宇成告訴記者,他早就發現讀高中的兒子通過網購平臺買電子煙,有的是買來自己玩,有的是當禮物送給小伙伴,價格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但高宇成并沒有干涉。作為一名17歲就開始吸煙的“老煙民”,高宇成甚至覺得,兒子吸電子煙總比像他少年時候吸真煙要好得多。
市場監管需加強
但這些“調味”制品可能并不安全。曾有媒體報道稱,在廣州白云心理醫院收治的與電子煙相關的病例中,很多患者都認為自己吸食的是“正規電子煙”,不料送檢后卻發現了合成大麻素?;颊唛L期吸食后會出現情緒、認知的改變,出現精神病癥狀。該院接診的患者中曾有一名未成年人吸食電子煙長達5年,睡眠差、疑心重,情緒激動時自殺跳樓導致全身多處骨折,醫院將其吸食的煙油送檢后就檢出了合成大麻素。
但與龐大的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電子煙行業監管缺失、產品質量堪憂。目前,電子煙既不屬于藥品、保健品,也不屬于食品,產業不斷擴張,產品質量卻缺乏嚴格把關。
銷售渠道很隱蔽
高中生小雨就有自己的網購賬戶,每年的壓歲錢都存在支付寶里,平時網購買一些學習用品或者同學之間互相贈送的小禮物,也不需要知會父母,只有花較大金額時“報備”一下就好。“學校附近的超市、快遞驛站都能代存,很多同學都會網購。”小雨說。
原來這就是電子煙?祝婷對電子煙并不了解,她告誡女兒不能吸煙,但女兒告訴她,這種電子煙非常“健康”,戒煙的人才會用得到。自己買了也不是為了吸,只是作為自拍的道具。
幾十塊錢買來的電子煙有沒有劣質貨?小雨說,當然也有,有的塑料非常差,一加熱就會發出刺鼻的氣味,也有的煙油味道聞起來特別古怪,就像劣質的香水,還有的吸了以后口氣非常難聞,“就像是喝了一口香精水那種味道。”小雨說。
這種被稱之為“電子煙”的“小玩具”還有許多其他的名字,比如“蒸汽果糖”“指尖上的能量棒”等等,由于不算是真正的煙草,在校園里的未成年人玩耍,家長和老師們看到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認為沒什么大礙。
而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初中學生聽說過電子煙的比例為69.9%,電子煙使用率為2.7%,與2014年相比分別上升了24.9個和1.5個百分點。
電子煙哪里有買
在高中生小雨提供的電子煙微商那里記者看到,電子煙產品售價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價格極為懸殊。小雨告訴記者,沒有經濟收入的學生們一般只會買售價一百元以內的“玩一玩”,除非要贈送禮物,才會考慮“稍微貴點的”。
當然,煙油官網,最令青少年不設防的,其實還是商家宣稱的“安全”。“不是說戒煙的人才用這個嗎?都說電子煙是為了解救煙民發明出來的神器,電子煙的煙油可以食用嗎,怎么會不健康呢。”楠楠不太相信記者的“電子煙有害論”,她向記者展示了一個電子煙店鋪打出的廣告,上面寫著“衍生釋放物約是傳統煙草的8%,對人體可降低95%的傷害。”
廣受青少年喜愛的電子煙都是哪里來的?記者也做了一番調查。今年17歲的高中生小雨告訴記者,可以到實體店購買,但實體店很貴,所以學生們大多都是網購。
至于記者提到的常使用電子煙可能會變成傳統煙草的“潛在用戶”,楠楠和小雨更是嗤之以鼻:“那不可能,我不會抽煙。”
記者搜索相關數據發現,2013年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為5.5億元,到2020年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增至83.3億元,八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72.5%。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超100億元。
由此給各種劣質的電子煙流入社會甚至是校園提供了便利。電子煙的管控工作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性的長期工程,應做到教育引導和執法并重,社會要將電子煙的危害進行更廣泛的宣傳,實施更加廣泛的社會監督,形成一個社會廣泛參與、專業機構引導、執法部門監管的完整體系。
青少年偏愛電子煙
“真煙”不能抽,那么“假煙”行不行?記者注意到,隨著電子煙產品日益在年輕人群中風靡,不少青少年都愛上了這種炫酷、時髦的“小玩具”,叼著一只電子煙,既不是吸食真正的煙草,又能體會“吞云吐霧”的瀟灑感覺,許多尚在校園的青少年都很容易被其“俘獲”。
那么,電子煙究竟對身體有無危害?在國家多重禁令下,電子煙為何還能“盯上”青少年?記者為此進行了一番調查。
當然,更多的購物渠道是在微商。小雨給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幾個微商名片,都能線上購買,還可以根據收件人的要求保密發貨,在快遞包裝上標注其他品名。